2014-04-27

轉職必勝班,與現實完全不符

這套故事性不強,比較偏向「教學手冊」型的作品。
教學主題是職場生活。找工作/面試/升遷/企業風格/經營手法

但最大問題點就是與現實差異太大,不要說跟台灣不符。連跟日本風格可能也不符。
幾個吐點

1.故事中根本沒有壞人,只要對無良老闆訓話一番,就會良心發現幫你加薪。
2.專業能力不重要,只要脾氣好,跟同事和平相處。自然就會升官。
3.日本企業都是神,美國企業都是屁。

第一點很蠢,就像日劇中常見的橋段。
刑警大叔對犯人說教一番,犯人就痛哭流涕,乖乖自首。
熱血教師對學生說教一番,學生就痛哭流涕,乖乖上課。

只是這套改成職場版。轉職輔導員對企業主管罵一罵,然後主管就突然佛心錄用應徵者

第二點不能說錯,只是他過度強調EQ重要性。感覺只要EQ好就天下無敵。車子很爛開一公里就爆胎,沒關係。只要哭著道歉,客戶下次還是會買我們的車。餐廳煮菜很難吃,沒關係。只要哭著道歉,客戶下次還是會來吃。


第三點大概是整個漫畫最走火入魔的地方。
分析了一堆日本美國企業文化的差異,然後刻意誇大日本優點,刻意減輕日本缺點。

日本希望人才盡量留在同一間公司,累積愈多經驗能力自然會上升 所以公司喜歡終身僱用,幾乎不裁員。薪水也會隨著年資加薪。美國因為轉職太過頻繁,轉職需要耗掉太多精力,等於人才都浪費在轉職活動上。

聽你在放X
你怎麼不說日本因為很少裁員,所以養出了一堆坐領高薪的廢物老人。 而且現實中,日本自從泡沫經濟垮台之後,企業的終身僱用早就崩壞了。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派遣。貧富差距急速加大。。

而且也因為日本社會非常注重人情禮節,給薪不是完全看專業能力。人際關係打好才容易升遷。等於是不善交際的阿宅工程師,專業能力很容易被低估。尤其是理工人才。日本企業一直缺理工人才,從20年前到現在一直沒變過。

不是說日本人討厭念理工,而是因為外國企業都用高薪把工程師挖走了。歐美人的風格,對於純技術職位,不會要求人家要有交際能力。

日本企業則是剛好相反,重視服裝,一定要西裝領帶。重視同事關係。上司喜歡找下屬喝酒。還強迫參加,不去你就死定了。因為你不合群,薪水當然不能給你太高。

另一個問題是日本喜歡部門輪調,理由是一個人才若可以熟悉多個部門的事務。整合性能力會更強,公司可以更賺錢。

老話一句,聽你在放X
整合能力變強,這點沒有說錯。但是職位異動這麼大,人都要一段磨合期,適應期。中間就不知浪費多少隱性成本。

再說有些職位需要的專業能力太高,根本不可能調部門。
醫生可以調部門去當律師嗎?
會計可以調部門去當工地主任嗎?
每天陪客戶喝酒的業務,可以調部門去管電腦嗎?

再說現實中的日本經濟早就停滯發展20年以上了,房價也跌了20年以上。從「失落的十年」變成「失落的一代」。很妙的是這部作品卻逃避現實,一直說日本企業很神,真是讓我笑死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