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▼
2014-04-23
異魔 Parasite Eve,PS時代名作完整感想
名稱:Parasite Eve
平台:Play Station
年份:1998
廠商:Square
這 片中文譯名非常混亂。台灣翻成「異魔」或是比較冷門的「寄生都市」。台版翻譯跟英文原名幾乎無關。中國則是照英文字面直譯成「寄生體前夜」「寄生體夏娃」 這兩個名稱。英文的Eve在這裡是雙關語,劇情時間點是在聖誕夜(christmas eve),而反派的名字叫Eve,中文通常翻成夏娃。所以大陸才會有寄生體XX之類的名字。題外話,一個遊戲用反派來命名倒是蠻少見的。
在當年日式RPG不流行科幻故事,幾乎都是劍與魔法的中古世紀為背景。此遊戲採用日本少見的科幻故事作世界觀,然後遊戲類型居然是RPG。居然不是ACT,不是FPS。別說日本人很訝異!連西方人都很少做這種作品。
背景是現代紐約,「劍」與「魔法」改成「槍」與「超能力」。遊戲玩法則是ACT+RPG。整個遊戲戰鬥時沒有戰鬥夥伴,僅操控主角一人。而且戰鬥可自由移動,並非一般日本RPG流行的「排排站互砍」,這也是當時最大賣點。
劇本主軸用很艱深的生物學開始展開。所有動物的細胞裡面都有一個玩意叫做「粒線體」。粒線體供給生物能量,若沒有粒線體,人就死了。但粒線體不需待在人體亦可存活。也就是說人類無法提供粒線體任何好處。若是有一天粒線體叛變,控制人類,那會變怎樣?
美麗的主角Aya便是粒線體「覺醒」的其中一人,所以戰鬥中的「魔法」實際上是粒線體覺醒之後學會的超能力。而Aya雖然粒線體覺醒,卻仍然保有自己的意志,並未變成魔物。整個遊戲就是由警官Aya對戰粒線體覺醒的各種怪物。
主角:25歲金髮正妹警官Aya Brea
反派:低胸爆乳熟女,很可惜下半身已經變成魔物。第一個「粒線體覺醒」的人類。原本是歌劇演員Melissa,「覺醒」之後自稱為Eve。
這 是戰鬥畫面。注意右下的資料,分別是時間計量表/體力值/PE能力。戰鬥隨時隨地都可以移動,但若要攻擊要等時間表集滿。PE能力便是PRG中的魔法。全 名是Parasite Energy。戰鬥中PE會慢慢回復,若把PE全部耗完會有一段時間暈眩不能動。特殊之處在於PE最大值永遠不會增加,升級之後只是PE回復速度變快。
遊戲採用3D人物配上2D背景,戰鬥不用切換畫面,直接原場地開打。在當年PS時代,以PS貧弱的性能來看,很少有RPG遊戲敢這樣做。
這是遊戲中最強的PE,叫做「解放」,會強制把PE用光,所以用過之後一定會暈眩。消耗PE愈多攻擊力愈大。魔法說明是「擺脫粒線體控制」。演出效果是背後長出翅膀,然後攻擊所有敵人。
若要開槍的話,主角周圍會打出網線表達射程,只要有省吃儉用的話子彈應該是夠用。若子彈玩光可換武器用警棍攻擊。遊戲中一個很妙的特點是道具欄限制,初期是10格,隨等級成長慢慢變多,最大可以「長」到46格。
初期劇情是主角跑去看歌劇,竟然大批觀眾發生人體自燃。僅有台上的女歌劇演員以及Aya沒事。歌劇演員便是本作最大反派Eve,在遊戲中多次出現,在演戲的時候「第一次覺醒」。Aya也產生「共鳴」而覺醒,但差別是在艾雅依舊保有自己的意識。
此 遊戲賣點是獨特的世界觀與美術,科幻陰暗卻又美麗,完全擺脫了日式舊作品的包袱。ACT與RPG成份平衡度拿捏不錯,手殘不至於玩不下去,但也不會淪為亂 打也能破關。演出效果跟動畫也是極佳,不輸Final Fantasy,畢竟是同一家公司製作,而且這本來就是S社的強項。這片也養出了一批死忠玩家。網路也流傳了大批的性感Aya同人圖片,真是讓人害羞!
http://www.google.com.tw/images?hl=zh-TW&q=parasite%20eve%20aya&um=1&ie=UTF-8&source=og&sa=N&tab=wi
很可惜缺點依舊是日本遊戲常見的問題。沒有支線劇情,純粹一個主線衝到底。遊戲長度也超短,大約只有5~6小時。第二輪新增了一個超長迷宮,迷宮過程中無劇情,只是單純讓練功狂玩戰鬥,迷宮最底則是可以看到另一個結局。
劇本部份是有小說為基礎,但並非改編小說內容。遊戲劇本是接續小說結尾。小說當年在日本也有破百萬冊,而且小說版故事還有改成漫畫跟電影,不過賣得很爛的樣子(?)
小說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erberus71/23027799
漫畫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110644
電影討論
http://www.horrorzone.idv.tw/forum/viewthread.php?tid=792&extra=page%3D9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